close



阿拉伯的葡萄酒  THE WINE OF ARABY


亞丁的穆夫提與其僧侶們,遍及阿拉伯的宗教社區,都開始喝咖啡。漸漸地,它不再僅侷限於宗教用途。亞丁的市民率先接受了喝咖啡的習慣。因為穆夫提在回教教律中是令人尊敬的權威人物,想當然市民不會明知故犯的去飲用非法的物質,他們便渴望地仿傚他,來嚐試這種新飲料。在清真寺裡,當僧侶們喝咖啡時,住持也會賜予其他在場的人飲用。因為在充滿虔誠氣息的宗教儀式中喝咖啡,被視為健康而值得讚賞的活動。然而,喝過咖啡的人都非常喜歡,而且還想再喝,經口耳相傳,只要到清真寺就能喝到咖啡的消息,不久就傳開了。為了壓制這股風潮,宗教當局徒勞地想要限制咖啡的飲用。規定住持與僧侶只能在晚禱時飲用; 醫生也只能開少量的咖啡處方。然而,當不是非常虔誠的人繼續出現在深夜的清真寺,且醫生也開始逐漸把咖啡用在所有疾病上時,要禁止飲用咖啡是非常困難的。在清真寺喝到咖啡的人發現咖啡是一種好的興奮劑,且有助於社交。不久,這種飲料便在這個地區公開販售,吸引了眾多法律係學生、上晚班的工作人員及旅行家等各式的人士。最後,整個城市興起喝咖啡的風氣,不僅在夜晚才喝,甚至在白天、在家裡也開始飲用。出人意外地,這濃烈的熱咖啡,在日出到日落必需禁食的回教的齋戒月期間,特別受歡迎。


咖啡的魅力  Coffee Takes a Hold


這種新飲料很快地從亞丁傳到鄰近地區,15世紀末更傳到了聖城麥加(Mecca)。在這裡,如同在亞丁,喝咖啡起初只集中於清真寺區域的苦行僧。不久,市民也以不同的訴求在家及公共場所喝咖啡。就像一位阿拉伯史學家描述他們愉快地享用咖啡:「在那邊的人,藉著喝咖啡,整天聚集在一起享受聊天的樂趣、下棋或其它遊戲、跳舞、唱歌,以各種方式娛樂自己。」由於麥加是回教世界的中心,它的社會與文化習慣常為其它回教城市所仿傚。所以在相當短的時間內,喝咖啡的風潮便遍佈大部分的阿拉伯地區,西向到埃及,經由敘利亞轉北。喝咖啡的習慣更加深入於回教軍隊中。當然,回教軍隊正向南歐、西班牙與北非進攻,向東到印度。不管到那裡,他們總是帶著咖啡。咖啡因此成為中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因為這種飲料,對於社會的穩定和協關係重大,在許多地區的婚約中甚至規定丈夫必須允許並滿足妻子喝咖啡的慾望。如果違反規定,妻子可以訴請離婚。


咖啡在波斯   Coffee in Persia


喝咖啡的習慣約在進入阿拉伯前便於波斯(Persia)。據說波斯戰士在佔領葉門時,把衣索比亞人趕回去。這些波斯人卻發現衣索比亞人種植的咖啡樹之果實迎合他們的口味,便將其帶回自己的國家。一位英國旅行家說了一個故事,關於伊朗王妃如何巧妙選派一位「穆拉」(mullah)—回教法律與教會事務專家的尊稱。每天到一處特別受歡迎而擁擠的咖啡屋。他的任務是在那裡以詩集、歷史及法律的話題娛樂顧客。他是一位謹慎的人,極力避免談論爭議性的政法話題,因此很少引起騷動。這位「穆拉」變成非常受歡迎的訪客。看到這個計策如此成功,其它的咖啡屋也馬上跟進,聘請他自己的穆拉」與說書人。這些剛出道的娛樂工作者坐在館子中央的高椅上「演講及說些諷刺故事,同時手裡把玩著一根棒子,姿勢就好像英國魔術師。


較好的烹煮   A Better Brew


到了16世紀初,整個咖啡豆則在特別的石盤上烘焙,爾後改在金屬盤上。烘焙後,咖啡豆放進水裡煮約30分鐘或更久,直到產生一種濃黑色的液體,把它盛入大桶子裡直到需要時再取出。然而,當需求增加時,製備與沖泡的方法也更精進了。把咖啡豆磨成粉,以滾燙的開水現沖泡成咖啡。亦可加入糖和美味的辛香料,例如:小荳蔻、肉桂及丁香,以增進風味。雖然使用烘焙後的咖啡豆已成一般咖啡沖泡的方法,在咖啡樹生長的葉門,仍然非常重視用使稍微烘焙過的咖啡果實(去除其內的咖啡豆)所沖泡成的咖啡; 其被譽為「蘇丹式咖啡」,這種咖啡多半是給上流社會人士飲用或款待訪客,以做為尊敬與禮儀的表徵。習慣上,咖啡要以嘴巴能承受的溫度趁熱喝,所以喝咖啡時需用小瓷碟輔佐---後來小瓷碟才有把手的設計。不然,很可能會因太燙而發出啜飲聲。早期英國旅行家可能對這種奇怪的異國風俗習慣感到驚奇,甚至排斥。其中寫道:「有時他們的嘴貼在小碟子邊將近一個小時….而在可能有數百人同時喝咖啡的公共咖啡屋,聽到這種滋滋聲,並不是陌生人在這裡所能找到最基本的娛樂。」


 


我的討論區http://www.black-show.com.tw/xoops/userinfo.php?uid=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先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