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咖啡傳播  

咖啡傳播路徑概要

衣索比亞到葉門(595~850)、葉門到印度和爪哇(1600)、爪哇到荷蘭(1706)、荷蘭到巴黎(1714)、巴黎到波旁島(1718)馬丁尼克島、海地(1723)、墨西哥、巴西等中南美諸國(1727)最後到東非(1900)

起初,法國是歐洲主要的咖啡供應商。1723年法國人把馬丁尼克島的咖啡樹帶到瓜德羅普(Guadeloupe)與聖多明尼克(Saint Domingue)的島嶼上(現今之海地Haiti)。從1730年起,咖啡樹的種植快速地遍布法國的安地斯群島(Antilles)。同時,咖啡的生產已經傳到許多其他國家。西班牙人把它帶到波多黎各(Puerto Rico)與古巴(Cuba),再到哥倫比亞(Colombia)、委內瑞拉(Venezuela),向西到菲律賓群島(Philippines)。咖啡栽培從荷屬圭亞那(現今之蘇利南,Surinam)散布到法屬圭亞那(French Guiana),而1727年葡萄牙人便將咖啡引進至現今世界最大的咖啡產地巴西(Brazil)1730年,英國人把鐵比卡(Typica)咖啡引進牙買加(Jamaica),現在那裡還生產著極品的藍山咖啡豆(Blue Mountain beans)。到1830年左右,荷蘭殖民地爪哇與蘇門答臘成為歐洲主要咖啡供應地。在英國的資助下,印度與錫蘭試著想要迎頭趕上,但絲毫憾動不了荷蘭的地位。1800年代中期,一種咖啡病蟲害駝孢銹菌(Hemileia vastatrix)橫掃了整個亞洲地區,徹底切斷了供給源,給予巴西一個難得的機會,幾年內,巴西就成為世界最大的咖啡供應商,直到今日。

基本植物學

咖啡為木犀目茜草科咖啡屬的長綠灌木植物

 

咖啡家族 族譜

阿拉比卡(Arabica)       

主要亞種:鐵比卡(typica)  豆型較大,最知名的產區為藍山,夏威夷,蘇門答臘曼特寧

摩卡(Mokka)

堤柯(tico)

肯特(Kent) PS印度的品種應是梯比卡與其他品種混合的雜種

聖瑞蒙(San Ramon)

阿馬雷歐(amarello) PS拉丁語黃色的意思,果實成熟時呈黃色,樹低產量高

主要亞種:波旁(bour bon)  豆型較小

蒙度紐佛(mondo Nuevo)  PS為波旁與蘇門達臘的自然交配種

卡堤拉(Cauttra)  PS為波旁混種突變豆型較大

卡杜艾(Catuai) Ps為蒙度紐佛與卡堤拉的交配種

維拉羅伯(villalobos) PS為波旁混種突變豆型較大

維拉薩琪(villa Sarchi) PS為波旁混種突變豆型較大

加尼卡(garnica) 為巴西混種

米比瑞日(mibirizi) 為巴西混種

基因突變種尖身波旁(Bourbon Pointu

俗稱大藍山的象豆Maragogype,或Elephant Bean):鐵比卡最知名的變種豆
藝妓(Geisha):屬鐵比卡家族的衍生品種

黃波旁(Bourbon Amarello,或Yellow Bourbon

卡杜拉(Caturra):波旁的單一基因變種

黃卡杜拉(Caturra):卡杜拉與黃波旁的配種

Villa Sarchi1960年代最先在哥斯大黎加發現的波旁變種

新世界(Mundo Novo):波旁與蘇門答臘鐵比卡自然雜交的品種

帕卡瑪拉(Pacamara):帕卡斯(Pacas)與象豆(Maragogype)的雜交品種,

伊卡圖(Icatu):巴西多代雜交改良的品種

魯依魯11Ruiru 11):1985年肯亞研究出來的重產量不重品質的混血品種。

 

 

 

 

羅巴斯達(Robusta)

柯林隆(巴西變種)(conilon)

爪哇依尼克(java Ineac)

那那(Nana)

寇尤勞(Kouilou)

康均西施(混種)(congensis)

PS.羅巴斯達原是剛果種 (caffea canephora) 的突變種,羅巴斯達咖啡因其適應力強所以羅巴斯達的原義即指「頑強健壯」。

馬拉哥茲比(Maragogype)

鐵比卡(typica)突變種、在巴西的巴伊亞洲(Bahia)馬拉哥茲比地區發現的、馬拉哥茲比地區生產世界最大的咖啡豆、有時稱為「象豆」(elephahtbean) (別與一般的畸型豆「象耳」搞混了elephant) 。目前在Cuba 古巴、Colombia 哥倫比亞、Guatemala 瓜地馬拉、Mexico 墨西哥、Nicaragua尼加拉瓜、都有種植.由於其溫和的氣味與吸引人的外觀成為眾所追求的咖啡豆、因產量少生產成本高、所以市場上經常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

                      利比利卡Liberica

 

1843年於賴比瑞亞發現、栽種地:200m以下低地或平地、耐高溫低溫、耐多雨少雨、樹高10m葉形頂端較尖呈菱形花瓣8瓣、果實是Arabia的兩倍大果皮、內果皮、種皮等都很厚,特別是種子緊緊黏著種子,去除種皮的作業較費工夫,成熟後不易剝落。香氣:香氣不佳,苦味較強抗病力耐病性、適應性都強常被用來做Arabica原種的砧木。栽種密度最低主要產地賴比瑞亞、蘇利南、蓋亞納、印度、馬來西亞、安哥拉、象牙海岸、菲律賓

其他培育品種

阿拉巴斯達(arabusta)(仟插)

希布萊豆堤摩(hibrido be timor)

露露十一(Ruiru Eleven) 肯亞矮小種

帝莫(Timor)阿拉比卡與羅布斯達的交配種

卡堤摩(catimor) Ps一九九五年誕生於葡萄牙為卡堤拉與帝莫的交配種(抗繡斑的)

艾卡度(icatu)

變種哥倫比亞(Variedad Colombia)為卡堤摩與卡堤拉的混種,擁有4/1羅布斯達的血統

以下為 Arabica 的重要豆名

Mocha

種植於葉門, 以天然乾燥法去除果肉,由位於紅海的Mocha 出口而得名!

Harrar

或稱"Ethiopian Mocha" , 在衣索比亞的港區內直接加工,以天然乾燥法去除果肉!

Blue Mountain

var. Typica 栽種於牙買加藍山上!

Kona

var. Typica 栽種於夏威夷Kona 港區

Sumatra

自然突變種的 Typica, 種植於 蘇門達臘島 , 樹木外觀成矮胖型, 葉大,果實亦大.

Maragogype

結果實期長,葉及果實大. Typica 突變而來的新豆種.

Mokka

var. bourbon 自然突變而來, 樹木矮小,果實為小型圓豆, 種植於爪哇.

Caturra

var. bourbon 自然突變而來, 起源於巴西.

Mundo Novo

Sumatra Bourbon <紅果實> 自然配種而來,起源於巴西.

Catuai

Mundo Novo Caturra<紅或黃果實> 人工配種而來.

San Ramon

var. Typica的矮小突變種, 起源於中美洲.

Ruiru eleven

Kenya選出的矮小種, 對於植物的漿果傳染病,具有較強的抵抗力,但是失去了Kenya 原有的酸味特性!

Kent

由印度培育出的咖啡樹種, 對於植物的葉子鏽病,具有較強的抵抗力.

後記:

說起咖啡家族歷史真是族繁不及備載,除了我們所熟知的藍山Typica種以外,近年來很夯的藝妓咖啡也不能不記上一筆。

藝妓(Geisha):屬鐵比卡家族的衍生品種,1931年從衣索比亞南部Geisha山(Geisha與日文藝妓同音)輸出,經過很多國家都默默無聞,1960年代移植巴拿馬,到2005才開始在杯測賽中頻頻勝出。

個人認為精品咖啡最重要的兩大亞種,一個是鐵比卡Typica,一個則是波旁Bourbon

鐵比卡品質優良,風味乾淨味道豐富多變,正因有此特性,所以不耐病蟲害,因此以鐵比卡為主要種植產地例如知名的藍山,夏威夷,蘇門答臘加尤山等,都具備高海拔的特性,因為高海拔地區病蟲害自然減少,又因高地早晚溫差大,種植出來的咖啡品質自然優良,君不見以上這些產區咖啡價格不皆斐呢!!

當然囉,鐵比卡所衍伸出來的樹種也很多,最知名的就屬大藍山的Maragogype。在 1870年最先在巴西東北部Bahia州的Maragogype地區發現,豆體比一般阿拉比卡至少大三倍,因而得名。後來又有人將馬拉戈茲比跟原來的鐵比卡配種出馬拉貝利

至於馬拉戈茲比與波旁混種的帕卡瑪拉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相較於咖啡發源地衣索比亞的鐵比卡的嬌貴,波旁則是葉門衍伸出去最重要的代表樹種,目前佔全世界咖啡產量的一半以上,波旁的多產較鐵比卡耐高溫的特性,使得咖啡產量瞬間暴增,也使得咖啡得以大量生產嘉惠全世界,目前最具代表性的產地為巴西,截至目前為止有案可查的,巴西境內種植了高達36~40億棵咖啡樹,總產能佔世界第一,當然了,由波旁種所衍伸出來的咖啡數更是數以百計

咖啡的世界浩瀚無垠,重新檢視10年前剛入行時,對咖啡所收集的資訊,過了這麼久,咖啡的世界還是摸不到邊,去年因為百勝村蘇老闆贈與的一個咖啡樹,又重啟我對咖啡的熱情,近幾年來都被業績,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重新審視剛入行時的我,那時的我對咖啡真是熱情啊!

勿忘初衷,僅以這篇文章紀念自己入行10,也讓自己不要迷失對咖啡的熱情,最根本的咖啡知識才是保有咖啡事業源源不絕的動力來源啊!!

與大家共勉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咖啡先生 的頭像
    咖啡先生

    咖啡先生的部落格

    咖啡先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