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吳炫三 穿越荊棘蠻荒 走過生命幽谷


更新日期:2009-01-15 記者:採訪整理/陳信宏;攝影/陳子芬;部分圖片





2008年,北美館25週年慶,除一系列活動外,最受矚目的仍是該館展出台灣當代知名藝術家-吳炫三,花費十年的巨型雕刻創作。這位年已「耳順」即將步入「從心所欲」之年的六十七歲畫家,依舊創作力豐沛,捨棄自由揮灑的畫筆,改以雕刻刀、大型器具創作重達百公斤、十幾噸的木雕。看到一件又一件巨大、重量級木雕作品,讓人又見識到吳炫三驚人的創造力與毅力。


藝術啟蒙扎根-陳敬輝老師


作為台灣當代最知名的國際藝術家之一,吳炫三的作品已在世界各地巡展,「20095月也要在俄羅斯展出,目前只剩中東地區還未攻陷。」吳炫三表示,他的目標是全世界都能看到他的畫作。但當眼前這位頂尖畫家口中說出:「我高二之前,繪畫作業都由別人代筆」時,仍不免讓人睜大了眼。








1960年,吳炫三考進淡江中學,之前,他才剛結束五年的漫長初中生活。小時對唸書不在行,直到淡江中學,吳炫三才碰到生命的亮點。


高二那年,老師出美術作業請同學畫手,由於都是黃種人,所以每張手都是單調的黃色,唯有吳炫三畫的手色彩豐富,讓當時的老師陳敬輝驚為天人,直誇他有美術天分。「但其實那是陰錯陽差,因為我的手佈滿傷痕,所以才畫出和其他人與眾不同的手。」吳炫三說,雖是一場意外,但自卑的他,第一次作畫就得到老師讚美,讓他雀躍不已。


在陳敬輝的鼓勵下,吳炫三開始到學校美術教室學習繪畫。下午沒課,他就和老師到戶外寫生,有一次畫土地公廟,老師看他畫電線桿的電線居然和電線桿一樣粗,還對他說:「你還真是沒畫過畫啊。」彷彿找到生命的依托,吳炫三從第一天踏進美術教室,直到現在,沒有一天停止過繪畫創作。


到高三那年,面臨人生分叉路,原本被歸在丙組(生物、化學類)的吳炫三想報考美術系,於是有一天,他鼓起勇氣問老師意見,沒想到陳敬輝竟回他:「你除了這條路之外,沒別的路好走。」從此,吳炫三步入藝術之路,一路堅持,並在往後數年,擠身當代藝術名家之林。


學作畫學作人-廖繼春老師


高中展露繪畫才能的吳炫三,在如願考上師大美術系後,由另一位老師接手形塑吳炫三的藝術風格,他就是近現代著名畫家-廖繼春。


在師大的五年,吳炫三寄住在廖繼春家中,跟著廖老師學畫,也學作人。「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從不批評其他藝術家,因為我從老師那裡學到寬廣的心胸。」吳炫三說,廖繼春對其他畫家只有欣賞、讚美,從不批評,雖然其他畫家會批評他,但他從不惡言相向。吳炫三指出,藝術家非評論家,要欣賞他人優點,藝術家也要會做人。


除有典範回憶外,也有趣事過往。回憶老師與師母的互動過程,依然歷歷在目。「他們倆的感情很濃厚,也很特別。」吳炫三說,有次廖繼春在家看黑白電影,師母催促老師洗澡,老師不理,師母直接就把電視關掉,老師只好進浴室「洗澡」,但沒多久就出來了,師母進浴室後出來大罵:「叫你洗澡怎麼不洗?」原來浴缸根本是乾的,廖老師只進浴室換件褲子,又跑出來繼續看電視。


回憶恩師,吳炫三滿是佩服。「老師在做人上,相當隨和,甚至可以說沒有個性;但他的畫作風格卻相當強烈。他將個性展現在作品上,而非在生活中。」吳炫三回憶,廖繼春的個子不高,但畫作氣勢磅礡、鏗鏘有力;作畫時,一絲不苟,全力投入,不為俗事所動,讓他印象深刻。


而師母的勤勉、純樸則影響他最深。「師母連一點瓦斯、桌布都不浪費,她以前是大戶人家的子女,但她依舊相當勤儉。」吳炫三表示,老師家裡大小事全由師母一手包辦,可說是老師的最佳後援,也是支撐他創作的動力。


萌生畫家之夢


大學時,吳炫三依舊不認為自己未來能靠賣畫維生,他的願望是當小學老師,在那個年代,即使是他的老師輩畫家也不常賣畫。

大二時,系上舉辦師生聯展,撰寫《海天遊蹤》的女作家鍾梅音透過系主任向他表達購買畫意願,那是一張描繪淡水美景的油畫,約40號大小,「當時我也不曉得如何喊價,結果她就用600台幣向我購買那幅畫。」吳炫三說,當時一位中學老師的月薪水也是600元。

之後,吳炫三更遇到他藝術上的知音與好友,開始將他的畫大量引薦到日本。大二暑假後,他的一位家教學生的親戚在日本,想請吳炫三畫幅觀音山,「我最會畫觀音山了,於是我就畫了一幅四開水彩。」他的親戚看了很滿意,再次尋求其他畫作,那年是民國五十四年。後來吳炫三得知,那位親戚就是被國民黨政府列為黑名單的辜廉松。「他算是我台灣畫作的第一個貴人。」吳炫三說,兩人相交數十年,至今仍是好友。

至此之後,他的畫作便常受買家注意。大三升大四那年,吳炫三參加巴西聖保羅雙年展,那是他第二次參展,當時是由歷史博物館主持,主辦單位請他為畫作標價,他急著參展,隨手標了2000元台幣,展覽結束,他的畫作賣了三幅,卻得到6000元美金。

得到這筆意外之財後,吳炫三並沒有被錢財沖昏了頭,受到鼓勵的他,買了更多的繪畫材料,繼續埋首於創作中。直到大學畢業前往西班牙留學,吳炫三才萌生當畫家的想法。

1973
年,吳炫三自西班牙皇家藝術學院畢業,回國前,吳炫三有機會到中央電影公司任職;更有貿易公司董事長想請他當總經理,負責造鎮計畫,即使他不懂建築,但老闆卻依然看重他;此外,也有人想介紹他到光啟社,這些工作雖然都是別人眼中較有前景、保障的工作,但吳炫三都拒絕了,他堅走藝術之路。他說,想到恩師廖繼春對他的期許比自己還高,他更不敢有所猶疑。


赴美創作 為五斗米折腰


於是,吳炫三轉赴美創作,沒想到卻遭遇全世界最嚴重的石油危機。百業蕭條,藝術市場更是一落千丈,再加上當時美國流行新攝影寫實(照相寫實)畫派,他的作品不為市場所接受,為了麵包,只得改變畫風,這期間,為求餬口,他不得不在紐約開計程車度日。

談起那段過往,他笑說,當時考執照其實是作弊的。「在考執照前,一位韓國人向我兜售考題,我半信半疑,但還是向他購買,沒想到居然一模一樣。」就這樣,吳炫三花了15元美金得到了計程車執照,並在紐約街頭討生活。

吳炫三邊創作,邊開計程車,一天賺取7元美金的生活費。每天,他作畫到下午五點,接著以一片披薩外加一罐可樂果腹,休息到深夜十一點,十一點半開始開車,直到凌晨四、五點返家,就這樣過了一年多。

紐約居大不易,這顆大蘋果裡住著形形色色的人種,夜晚的紐約也不寧靜,但他一個台灣人,身處異鄉卻沒遇到什麼危險事。「或許是我年輕時又黑又壯,蓄著長髮,又會西班牙文,別人以為我是波多黎各人;那時,波多黎各人大多是混混,所以也沒遇什麼麻煩事。」吳炫三說,外表幫了他很多,但有次在街頭問路,問完,兩個女人飛也似地逃跑,他還搞不清楚怎麼回事。


遠赴非洲 找尋自我定位


美國待了三年,吳炫三在當時國立藝專(台藝大)系主任李奇茂介紹下,回國任教。除在藝專專任副教授外,也在師大兼課,成家立業,過著令人稱羨的生活,他的作品也廣受日本藝術界報導。

一天,日本藝評賴木慎一在電視上評吳炫三,認為他畫風廣泛,但要抓到他很難;他說,若要看到簽名才知道藝術家是誰,那是不成功的藝術家。這段評論讓他相當震撼,也讓他思及如何創造自我風格。

1979
年,吳炫三毅然放棄台灣一切,前進非洲尋找自我。「去非洲是為了找尋我的童年,也為塑造我的創作風格。」吳炫三辭了台灣教職,賣了兩棟房子,和當時的妻子前往非洲。

非洲有著世界最原始的面貌,也蘊藏珍貴資產,因此引起列強覬覦。從以前到現在,非洲始終不平靜。在歐美列強的撐腰下,各部族彼此征戰、政變不斷。但吳炫三認為,一般鄉下平民與高知識份子仍對外人相當友善,反而是那些「半桶水」-擁有槍械的軍警最可怕。下班後,他們橫在路上強索過路費,無人可管,儼然小霸王。

一次,在奈及利亞查德交界,吳炫三被攔在邊界柵欄前,他被槍枝脅持,官兵向他索取三千美金過路費,後來經當時的助理與妻子找人疏通,才以一千美元過關。吳炫三說,在當地這問題很多,大小關卡不斷,所以他總隨身帶些小禮物,如眼鏡、手錶、金項鍊等,「在非洲,金色飾品相當討喜,銀色反而不吃香,因此帶這些東西也讓我通關比較方便。」


愛非洲自由、樂觀


縱使非洲處處充滿致命危機,但對他來說,這地方依舊充滿吸引力,多次進出非洲,遊歷非洲各國的吳炫三表示,非洲吸引人之處在於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在非洲,不用擔心說話聲音是否過大,不用在意路上來車、交通號誌,一切都很放鬆,隨心所欲。」非洲的美同樣讓他印象深刻,「非洲沒有重工業,天空沒有一點雲,只有藍天和太陽,彷彿置身在一顆晶瑩剔透的水晶球裡。」

即使身處惡劣環境,生命卻不見萎糜,反而益加絢爛,這讓他更加欽佩。他在荒野偶見豔麗小花,好奇之下,想將花朵摘下,不料根部竟深不見底,一朵小花,為求生存,下探幾十公尺地底尋找水源;白天,躲在沙堆中的生物,到了夜晚從沙中鑽出,張口伸舌汲取露水。「即使環境惡劣,這裡的人與生物仍舊快樂生活,從不抱怨自己遭世界遺棄。」


畫家之路 死神與第二名之間


人生處處驚奇,吳炫三總不願走別人眼中的康莊大道,偏往荒路小徑前行,即使旁人叫苦,他也樂在其中;非洲之行如此,在印尼創作「我們都是一家人」巨型雕刻創作亦是。十年期間,無數次進出雅加達,多則七、八個月,短則一天,重達十幾公噸的原木需以三台起重機吊掛始得翻身,更要克服乾雨季,艱辛備至。

到台北佈展,更是十天不得安眠,旁人見他,不覺他年屆高齡,更忘了四年前他還曾罹患攝戶腺癌開刀。他說:「這些都是我想作,我樂意作的,沒人逼我,我樂在其中。因為我知道,每當我完成一件又一件別人眼中不可能的作品時,我又從中獲得了滿足。」

外人看他,總往危險裡鑽,信奉「F1賽車哲學」的吳炫三說:「在F1比賽裡,第一名是介於死神和第二名之間。」速度稍慢,則淪為不受重視的第二名,速度過快,則蒙死神召喚。他認為,作一個藝術家也有勇往直前的鬥志,更要有傳教士的精神-犧牲奉獻、不畏艱苦。

F1
哲學與傳教士精神自他成為畫家以來,常伴左右,未曾離棄。問他何時停止創作,他笑答:「直到我不能創作的那一天為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先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